《大乘百法明门论》第9讲 心所有法和心法的区别?
《大乘百法明门论》第9讲 心所有法和心法的区别?
[
来自专栏:汤婧平:《大乘百法明门论》学习笔记
共24篇a
五十一个心所
第二心所有法。略有五十一种。分为六位。
一遍行有五。二别境有五。三善有十一。
四根本烦恼有六。五随烦恼有二十。六不定有四。
第一是心法有八种;
第二是心所有法有五十一种,可以分成六类。
心所有法,属于心法,但不是心法,是心所。
心王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。
心王好比皇帝,心所好比宰官大臣,一共有五十一个大臣。
这五十一个大臣,是给心王使唤的,它们帮着心王做善事、恶事,于是就造成了善业、恶业。
心法在現量時,就没有尘劳,那便可以停止一切的业报。
现量就是感觉,是尚未加入概念活动,毫无分别思惟、筹度推求等作用,仅以直觉去量知,色等外境诸法的自相。
譬如,眼睛看东西,看就是看,不思考和分别什么。
耳听音乐,听就是听,也不思量音乐在表达什么,音乐是不是好听,是不是喜欢。
广义的现量,分为真现量,似现量两种。
真现量是指未受幻相、错觉等影响,且尚未加入概念分别作用的直接经验;
似现量是指由于幻相、错觉所致,或已加入概念分别作用的认识。
如,刚才所说,同一首音乐,有人听着欢喜,有人听着悲泣,有人喜欢,有人不喜欢,这就是似现量。
狭义的用法,现量一词多指真现量而言。
但因为有心所,好比做皇帝的心王不做事儿,但做心所的文武百官很忙。
所以这个业报,也很难停止。
那么,这五十一个心所,分为六类:
“一遍行有五”:
遍行,与「别境」相对。
指任何认识作用发生时,所生起的心理活动,因其具有普遍性,故称遍行。
包括:触、作意、受、想、思等五种心所,称为五遍行。
“二別境有五”:
别境,与「遍行」相对。
指由特定境界引起的心理活动,
包括欲、胜解、念、定、慧,这五种叫五别境,别境是不周遍的、个别的。
“三善有十一”:
善与不善、无记(非善亦非不善)合称三性。
其中,善为白法(清净之意),不善为黑法(污浊之意)。
广义的善,是指与善心相应的一切思想行为。
狭义的善,是指心所法之一,包括信、惭、愧、无贪、无瞋、无痴、精进、轻安、不放逸、行舍、不害,十一种。
“四根本煩惱有六”:
根本烦恼,与「随烦恼」相对,又叫本惑、根本惑。
我们人的烦恼从哪里来的呢?
就从这六个根本烦恼里面来的,即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、不正见。
这六种烦恼就是六种毒药。
“五隨煩惱有二十”:
随烦恼,与「根本烦恼」相对,是指随根本烦恼而起的烦恼,又作随惑、枝末惑。
据《俱舍论》卷二十一载,随烦恼有如下含义:
(一) 指随心生起,而恼乱有情的一切烦恼。
(二) 指依根本烦恼而起的,其他烦恼。
分为小烦恼、中烦恼、大烦恼,二十种。
“六不定有四”:
不定的心所有法,共有四种,睡眠、恶作、寻、伺。
这四种呢,不同于其他五种心所法具有决定性,既不遍于一切心和染心,也未有善或恶的决定性。所以,叫不定。
结束语
那么,本节的内容就进行到这里,这节我们需要掌握的要点是:
1、心所有法,略有五十一种,可以分为六类。
3、一遍行有五。二别境有五。三善有十一。四根本烦恼有六。五随烦恼有二十。六不定有四。
下一节,我们讲“五种遍行的心所(意、触、受、想、思),是如何产生的?”
发布于 北京